林草网群
 
 
首页 > 观鸟指南 >

升金湖观鸟指南

升金湖简介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经116°55′~117°15′,北纬30°15′~30°30′)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跨东至、贵池两县,属长江中下游,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升金湖保护区于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受到亚洲湿地局和世界湿地水禽调查局等国际保护管理机构的关注。2000年池州市政府成立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副县级事业单位,编制40人。1995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2002年加入东北亚鹤类网络保护区,2005年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保护区网络,2007年成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网络成员。

 

保护区内发现浮游动物13 种,底栖动物23 种,两栖爬行类25 种,鱼类62 种。脊椎动物260种,其中兽类17 种,鸟类145 种,其中各种水鸟有80 余种,其中符合国际重要湿地1%种群标准的物种数有10种,分别为豆雁、白额雁、罗纹鸭(全球近危种)、凤头、白琵鹭、黑鹳、东方白鹳* 、大白鹭、白头鹤*、反嘴鹬(*代表全球受胁物种)。虽未达到1%标准,但是全球受胁种或全球近危种有6种,分别是:白鹤、鸿雁、小白额雁、红胸黑雁、黑尾塍鹬、白腰杓鹬。最大数量未达到1%标准,也不是全球受胁物种或全球近危种,但最大数量超过1000的有红嘴鸥、黑腹滨鹬、斑嘴鸭、苍鹭、赤颈鸭5个物种。保护区内栖息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黑鹳(Ciconia nigra)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白额雁(Anser albifrons)、灰鹤(Anser anser)等。

观鸟准备

1、季节

越冬水鸟于阳历九月底开始陆续到达升金湖, 12月达到高峰,每年阳历11-1月为观鸟的最佳时机。

2、穿着

冬季天气较冷,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保暖,由于人体散热很大部分从头部散出,棉帽就成了必需品,条件允许的可以穿冲锋衣裤以及登山鞋,有时还需要准备雨鞋。保温杯以及热水是必需品,在天气较冷的时候喝口热水是极其有效的御寒措施。

3、设备

观鸟,望远镜是必需的设备,对于摄影爱好者一部较好的相机及高倍镜头可以让您如虎添翼

4、观鸟注意事项

升金湖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必须尊重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观鸟活动中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为了拍摄而将水鸟惊起。因为鸟类在飞行中能量消耗极大,这一行为是对越冬水鸟极大的干扰!

同时我们要爱护升金湖的生态环境,对于白色及永久性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干净并妥善处理,给水鸟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

物种分布

升金湖分为上中下湖,如图:

下表显示各水鸟群所占比例

Description: 表4-2

下面介绍主要物种在升金湖的分布情况:

豆雁

豆雁为升金湖近几年数量最大的物种,全湖广泛分布,大群主要分布在上和下湖东北部。

豆雁食性甚杂,在升金湖主要取食苔草与菱角,也取食遗落的谷粒、冬小麦、油菜等。

白额雁

白额雁为升金湖近几年数量第二大的水鸟物种,主要分布在上湖南部;下湖东北部也有少量分布。白额雁为食草动物,苔草的叶片是其最主要的食物。

白头鹤

白头鹤10、11年冬在升金湖的最大种群为308只,占该迁徙路线的21%,近几年总体数量相对稳定,说明升金湖一直是白头鹤的重要越冬场所。主要在上湖草滩和农耕田,小群广泛分布在上湖南部,北部少见。白头鹤喜食植物根茎,如苦草块茎等。

东方白鹳

其越冬期从11月上旬开始,至次年4月中旬,主要分布在上湖中部和中南部。其大群常在草滩上觅食或在水域活动。

在东方白鹳的全部食物中,鱼类占79—90%以上,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取食的内容也有变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采食植物种子、叶、草根、苔藓和少量的鱼类,此外平时也常吃一些沙砾和小石子来帮助消化食物。

黑鹳

升金湖是该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近年主要在在上湖中南部分布。但是近年最大群发现在下湖龙口咀,种群数量为25只。

食物主要是鱼类,约占80%一90%,其次为蛙,也食蝼蛄、蟋蟀、龙虱等昆虫,蛇和甲壳动物。

小天鹅

小天鹅越冬期从10月底开始持续到次年4月,主要分布在上湖中部和南部,下湖也常见约100只左右的群体,主要取食沉水植物的块茎,偶尔也取食滩涂植被主要是苔草的叶片。

红胸黑雁

红胸黑雁新纪录。该物种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北极冻原地带,越冬于黑海西部、里海南部、咸海、波罗的海和波斯湾等地。在中国属于偶尔来越冬的迷鸟2010年10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水鸟与湿地生态研究组在上湖西部纪录到3只。

白腰杓鹬

白腰杓鹬是2010年刚被IUCN列入近危的物种。主要分布在上湖西部,上湖北部也有零星分布。越冬期从11月初至次年3月底。2月初达到峰值并持续至三月中旬。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啄食小鱼和蛙。常边走边将长而向下弯曲的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

黑腹滨鹬

黑腹滨鹬是升金湖今年最大的鸻鹬类种群,几年数量稳定。黑腹滨鹬喜集大群活动,主要分布在上湖西部、西南部,以软体动物、昆虫为食。越冬期自11月上旬至3月中旬。于11月下旬达到峰值。12月中旬起迅速下降几乎消失,而1月下旬重新达到另一个峰值,之后又迅速下降。

赤颈鸭

赤颈鸭常以100左右的群体出现,主要分布在上湖,上湖中部有300以上种群分布;下湖东北部也有部分分布。

赤颈鸭是升金湖地区唯一的食草鸭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常成群在水边浅水处水草丛中或沼泽地上觅食眼子菜、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也常到岸上或农田觅食青草、杂草种子和农作物。

红嘴鸥

红嘴鸥越冬期自11月上旬起,至次年2月上旬。峰值出现在12月上旬,其前后一整段时间数量一直都维持很高,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升金湖上湖。常停栖于水面或陆地上,以鱼虾、昆虫为食。

黑尾塍鹬

2011年3月中旬在上湖北部记录到6只。

黑尾塍鹬栖息于河口、沼泽地、水域周围湿草甸及盐田。迁徙过境时,常集小群或数丰只大群活动,并与其他他鹬类混群。食物以软体动物、蠕虫、甲壳虫为主,与其他鹬科鸟类相比更喜欢淤泥,有时候头的大部分都在淤泥内。

反嘴鹬

升金湖反嘴鹬总数超过世界1%标准。该物种常在离岸边较近的浅水中觅食。大群主要分布在上湖西部,中湖及下湖北部有小群分布。

反嘴鹬的越冬期从10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从11月中旬种群数目开始增长,于2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

白琵鹭

白琵鹭在升金湖通常以较大种群出现。主要是上湖中南部、北部和下湖东北部。白琵鹭越冬期在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下旬。数量相对稳定,于一月下旬达到峰值,然而二月的两次调查白琵鹭数量甚少。由于白琵鹭一般结大群,故很可能迁往它处。

白琵鹭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罗纹鸭

罗纹鸭喜欢集大群,主要分布在上湖北部及上湖、中湖交接处。常与绿翅鸭等混群。此外,上湖西部、南部,下湖东北部也有零星分布。

罗纹鸭在升金湖的越冬期为10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下旬,于12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减少。三月中旬集群北飞前再度增多。主要以沼泽地和湖泊区的植根、草籽、叶、草果、稻谷等为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

主要观鸟位点

升金湖保护区内全湖可见苍鹭,大白鹭,小白鹭。

各重要观鸟位点如上图所示,下面简要介绍各主要观鸟位点及常见鸟种:

1:唐田保护站

主要鸟种:豆雁,白额雁,鸿雁,赤颈鸭,斑嘴鸭,白头鹤,等。

2:三千亩

主要鸟种:豆雁,白额雁,鸿雁,白琵鹭,小天鹅,,鸻鹬,鹤类等。

3:八百丈及龙口咀

主要鸟种:豆雁,白额雁,鸿雁,白头鹤,有时见黑鹳等。

4:小路咀桥

主要鸟种:豆雁,白额雁,小天鹅,斑嘴鸭等。

5:赤岸

主要鸟种:豆雁,白头鹤,罗纹鸭,,风头麦鸡等。

6:横州及其稻田

主要鸟种:赤颈鸭,罗纹鸭,白头鹤等。

7:联合保护站

主要鸟种:白头鹤,小天鹅,白鹤,白琵鹭,东方白鹳,鸻鹬,豆雁,白额雁,鸿雁,赤颈鸭,罗纹鸭,赤麻鸭,斑嘴鸭,白骨顶等。

8:大洲

主要鸟种:白头鹤,小天鹅,东方白鹳,白琵鹭,豆雁,白额雁,鸿雁,斑嘴鸭,鸻鹬等

9:佘干

主要鸟种:白额雁,豆雁,鸿雁,白头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

10:白联圩

主要鸟种:白头鹤,东方白鹳,豆雁,白额雁,鸿雁,白鹤,小天鹅,赤麻鸭,灰鹤,鸻鹬,凤头麦鸡,斑嘴鸭等

11:杨额头保护点

主要鸟种:白头鹤,东方白鹳,豆雁,白额雁,鸿雁,白鹤,小天鹅,赤麻鸭,绿头鸭,绿翅鸭,灰鹤,鸻鹬,凤头麦鸡,斑嘴鸭等,偶尔见鹈鹕。

12:刘叉

主要鸟种:豆雁,鸿雁,鸻鹬,小天鹅等

13:英山

主要鸟种:豆雁,小天鹅,,斑嘴鸭等

14:唐田闸

主要鸟种:小天鹅,豆雁,普通秋沙鸭,斑嘴鸭,绿头鸭,绿翅鸭等

(龙晓春)

 

 
 
 
 
 

主办单位: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网站建设: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 邮政编码:247200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