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首页 > 启事商讯 > 综合启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

媒体:国家林业局  作者:国家林业局
专业号:升金湖 2011/9/19 12:2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以下简称缔约双方
考虑到鸟类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在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资源;
认识到当前国际上十分关注候鸟的保护;
注意到现有的双边和多边候鸟保护协定;
鉴于很多鸟类是迁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之间并栖息于两国的候鸟,愿在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方面进行合作,经过友好商谈,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一、本协定所指的候鸟是:
(一)根据环志或其他标志的回收,证明确实是迁徙于两国之间的鸟类;
(二)缔约双方主管当局根据已发表的文献、图片和其他资料,共同确认迁徙于两国的鸟类。
但是,不包括已知的人为引进任何一国的候鸟。
二、(一)本条第一款所指的候鸟的种名列入本协定附表;
(二)缔约双方主管当局将不定期审议协定附表。如有必要,缔约双方经相互同意,可对本协定附表进行修改;
(三)修改后的本协定附表自缔约双方以外交换文确认之日起第九十天生效。

第二条
一、缔约各方应禁止猎捕候鸟和拣其鸟蛋。但根据各自国家的法律和规章,下列情况除外:
(一)为科学、教育、驯养繁殖以及不违反本协定宗旨的其他特定目的;
(二) 为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三) 本条第三款规定的猎期内;
(四)在特定地区,在候鸟为数众多,并已予适当保护的条件下,当地居民进行以食、衣或文化娱乐为目的的传统性的打猎活动,采集特定的候鸟或其鸟蛋。
二、缔约各方应禁止任何出售、购买和交换候鸟或其鸟蛋(无论是活体还是死体),以及它们的加工品或其一部分,但是不包括本条第一款所允许的目的。
三、缔约各方在考虑维持候鸟每年正常繁殖的情况下,可规定猎期。

第三条
一、缔约各方鼓励交换有关研究候鸟的资料和刊物。
二、缔约各方鼓励保护制定共同研究候鸟的计划。
三、缔约各方鼓励保护候鸟,特别是保护有可能灭绝的候鸟。

第四条
为保护和管理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缔约各方应根据各自国家的法律和规章设立保护区和其他保护设施。并采取必要和适当的保护及改善候鸟栖息地的措施,特别是:
一、防止候鸟及其栖息地遭受破坏;
二、限制或防止进口和引进危害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动植物。

第五条
应缔约任何一方的要求,缔约双方可对本规定的实施进行协商。

第六条
一、本协定自缔约双方完成为生效所必需的各自国内法律手续并相互通知之日起生效。本协定有效期为十五年,十五年以后,在根据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宣布终止以前,继续有效。
二、缔约任何一方可在最初十五年期满或在其后的任何时候提前一年,以书面形式预先通知另一方终止本协定。
本协定由各自国家政府的全权代表签署,以资证明。
本协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日在堪培拉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澳大利亚政府
全权代表 全权代表


附表:协议规定的保护候鸟的种类
中文名 学名
1
、白额鹱 Calonectris leucomelas(Puffinus Leucomelas)
2
、灰鹱 Puffinus griseus
3
、白腰叉尾海燕 Oceanodroma leucorhoa
4
、白尾鹲 Phaethon lepturus
5
、红脚鲣鸟 Sula sula
6
、褐鲣鸟 Sula leucogaster
7
、小军舰鸟 Fregata minor
8
、白腹军舰鸟 Fregata andrewsi
9
、白斑军舰鸟 Fregata ariel
10
、牛背鹭 Ardeola ibis(Bubulcus ibis)
11
、大白鹭 Egretta alba
12
、岩鹭 Egretta sacra
13
、黄斑苇鳽 Ixobrychus sinensis
14
、彩鹮 Plegadis falcinellus
15
、白眉鸭 Anas querquedula
16
、琵嘴鸭 Anas clypeata
17
、白腹海雕 Haliaeetus leucogaster
18
、赤颈鹤 Crus antigone
19
、栗喉斑秧鸡 Rallina fasciata
20
、长脚秧鸡 Crex erex
21
、水雉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22
、彩鹬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23
、灰斑鸻 Pluvialis squata rola
24
、金班鸻 Pluvialis dominica
25
、剑鸻 Charadrius hiaticula
26
、金眶鸻 Charadrius dubius
27
、蒙古沙鸻 Charadrius mongolus
28
、铁嘴沙鸻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29
、红胸鸻 Charadrius asiaticus
30
、小杓鹬 Numenius minutus(Numeniue borealis)
31
、中杓鹬 Numenius phaeopus
32
、白腰杓鹬 Numenius arquata
33
、大杓鹬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34
、黑尾塍鹬 Limosa limosa
35
、斑尾塍鹬 Limosa lapponica
36
、红脚鹬 Tringa totanus
37
、泽鹬 Tringa stagnatilis
38
、青脚鹬 Tringa nebularia
39
、林鹬 Tringa glareola
40
、矶鹬 Tringa hypoleucos
41
、灰鹬 Tringa brevipes (Tringa incana)
42
、翘嘴鹬 Tringa terek (Xenus cinereus)
43
、翻石鹬 Arenaris interpres
44
、半蹼鹬 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45
、澳南沙锥 Gallinago harwickii(Capella hardwickii)
46
、针尾沙锥 Gallinago stenura(Capella stenura)
47
、大沙锥 Gallinago megala(Capella megala)
48
、红腹滨鹬 Calidris canutus
49
、细嘴滨鹬 Calidris tenuirostris
50
、红胸滨鹬 Calidris ruficollis
51
、长趾滨鹬 Calidris subminuta
52
、尖尾滨鹬 Calidris acuminata
53
、黑腹滨鹬 Calidris alpina
54
、弯嘴滨鹬 Calidris ferruginea
55
、三趾鹬 Calidris slba (Crocethia alba)
56
、阔嘴鹬 Limicola falcinellus
57
、流苏鹬 Philomachus pugnax
58
、红颈瓣蹼鹬 Phalaropus lobatus
59
、灰瓣蹼鹬 Phalaropus fulicarius
60
、普通燕鸻 Clarcola maldivarum
61
、中贼鸥 Stercorarius pomarinus
62
、白翅浮鸥 Chlidonias leucoptera
63
、黑浮鸥 Chlidonias niger
64
、红嘴巨鸥 Hydroprogne caspia(Hydroprogne tschegrava)
65
、普通燕鸥 Sterna hirundo
66
、黑枕燕鸥 Sterna sumatrana
67
、褐翅燕鸥 Sterna anaethetus
68
、白额燕鸥 Sterna albifrons
69
、小凤头燕鸥 Sterna bengalensis(Thalasseus bengalensis)
70
、白顶黑燕鸥 Anous stolidus
71
、中杜鹃 Cuculus saturatus
72
、白喉针尾雨燕 Hirundapus caudacu
73
、白腰雨燕 Apus pacificus
74
、家燕 Hirundo rustica
75
、斑腰燕 Hirundo striolata
76
、黄鹡鸰 Motacilla flava
77
、黄头鹡鸰 Motacilla cilreola
78
、灰鹡鸰 Motacilla cinerea
79
、白鹡鸰 Motacilla alba
80
、大苇莺 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
81、极北柳莺 Phylloscopus borealis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网站建设: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 邮政编码:247200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