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罗沙)此间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会议主要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在会议分组讨论时,雾霾天气、土壤污染、湿地破坏等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政协常委们热议的焦点。
“我国面临的大气污染形势并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也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全国政协常委宇如聪说,“在大气污染治理的东部地区重点区域,气候有着很强的地域性特点,需要我们充分把握,真正认识雾霾天气形成的成因。”
他建议,治理大气污染首先要充分掌握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的科学规律,增强对大气污染问题中不确定因素的把握能力。并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强化气候监测、雾霾酸雨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为政府提供更有效的信息,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趋利避害。
全国政协常委郑心穗关注的是湿地保护问题,“湿地被誉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可我国湿地面积在10年内减少了2.9%。湿地的功能也在持续下降,生态状况堪忧。”他说。
郑心穗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常委赵雨森的共鸣。赵雨森说,调查显示全国有近30%的重要湿地面临水体污染威胁,此外我国湖泊的富营养化、沼泽化进程也在加快,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必须加强相关领域的法制建设。”郑心穗说,“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以及湿地征占用管制、破坏赔偿等制度。”
提到目前公众关注的土壤污染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冠林忧心忡忡,“数据显示全国已有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有的地方土壤中污染物超标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倍。”他说。
“土壤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化肥农药残留等,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易修复的特点。”钱冠林说,“这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致癌、致畸、致怪病,甚至会影响我们种族的繁衍。环境污染是导致我国目前癌症高发的重要原因。”
“土壤问题不解决,发展就不可持续。”他疾呼,必须切实转变GDP至上的发展理念,理顺土壤污染治理体系,加大对土壤污染的惩治力度。同时建立针对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干部,我们要提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求发展的干部,一定要追究责任。”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