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展是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下,城市生态日益备受关注。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生态涵养的基本单元,现代城市楼盘林立之下,日益需要生态的涵养支持,为此,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地产企业如万科、置信等,都早在2007年之前就开展以“湿地”为市场诉求的社区设计、建设,近年来,“会呼吸的城市”被部分行政区域列入发展目标,一批城市湿地公园也在各地展开建设。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世界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川西的林盘田园,就包含着湿地系统,并延续至今,起到生态发展的历史性典范作用。
湿地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后者是以人类模仿自然用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现代城市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可持续意义。但在城市人造景观的“硬化型”思维模式当中,我们的水景观更多以“硬化”的方式表现,摒弃了对自然的模仿而走上排斥自然、强调“硬化”的方式,路面硬化、河岸硬化、绿地硬化......一切有人活动的地方都以人为理由、以硬化为手段的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悖论。而“硬化”过程却往往成为污染过程,建筑扬尘、硬化材料生产等,都以一种忽略不计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环境质量,同时,硬化结构堵塞和隔绝了环境涵养的自然性。
因此,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亟待通过一种规范,来引导和重构城市生活的诗意栖居,还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本来愿望。
鉴此思考,现代城市、社区、湿地三个符号有无可能实现无缝对接?按万科等企业经验,湿地社区是否可以成为现代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一个必要条件?湿地社区是否可以形成一个标准化及其评价体系?是否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与组织下,以创新发展的方式,编制一个《湿地社区》的推荐性地方标准,来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展示一个城市在生态方面的具体努力行为?
“PM2.5”,“转变发展方式”等标语性符号昭示,现代城市发展在饱受环境报复之下,已经上升到影响国家利益和民族生存的高度。显然,现代城市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空气质量、环境质量。而改善这两者质量的重要元素就是湿地与森林,为此,我们在模仿自然的时候,尽量以“高仿”、“真仿”的方法去还原自然,而不是完全“硬化”——还原湿地与泥土的自然性,还原河岸、湖岸与泥土的自然性,还原沼泽与泥土的自然性。
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共生,有形与无形的共生,已知的与未知的共生。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首先是发展方式的美丽,是环境的美丽,而只有泥土的芬芳饱含湿润的涵养,中国才有茁壮成长的土壤。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